科技的持續發展雖帶給人們許多便利,但也掀起不少關於青年學子手機、網路使用之探討。從最初教育電子化、無紙化,到美國開始討論學校是否該禁止學生使用手機、澳洲政府思索是否該立法限制青少年使用社群軟體,一連串的過程顯示科技對人們生活影響之大。
在2024 年末,牛津辭典選出 Brain Rot 作為年度代表字,形容現代人的精神與智力因過度消費、瀏覽瑣碎麻木且無挑戰性內容而惡化的現象。牛津語言專家們更發現此單詞從 2023 年至 2024 年之使用頻率上升了 230%,除了顯示該現象日漸普及,也隱含人們對社群平台腐蝕大腦一事之擔憂。
對於 Brain Rot 的具體定義,Newport Institute 研究指出可從下數幾個行為觀察:沉迷虛擬遊戲世界、殭屍式滑社群平台(zombie scrolling)、末日刷屏(doomscrolling)、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其中,末日刷屏(doomscrolling)意指人們被迫一再接收負面新聞,導致我們對負面刺激感到麻木,進而難以得到快樂。而Brain Rot 的解方在於限制上線時間、做自己的媒體守門人,篩選出有意義與營養之資訊,或是體驗新的線下活動、進行數位排毒等等。
不過,身為科技使用者的我們,是否真的有能力篩選出對自己有益無害的訊息呢?調查指出,國內青少年每週使用手機時間長達 31 小時,雖對網路安全相關法規有所認知,但分辨訊息真偽的反思能力較差,缺乏主動查證與深度思考之習慣,導致長時間被動接收片面、同溫層內的短影音,或錯誤的網路資訊。
呼應文初所提,2024 年底由澳洲政府發布的 16 歲社群媒體禁令,筆者認為立法限制相關企業固然有效,但讓身處科技世代的青年與科技使用大眾培養一定程度之資訊過濾能力或許才是當務之急。課綱與政策不斷宣導媒體識讀之重要性,但如何要求大眾徹底執行、養成習慣,讓一切努力不僅限於「知易行難」或許更為重要。
閱讀此文章的你是否經歷過 Brain Rot 呢?對於大腦腐蝕又有甚麼想法呢?在下面留言和我們分享吧!
資料來源:
Eugenia Yang(2024)。2024牛津年度單詞出爐!你也曾經體驗過「Brain Rot」嗎?Verse。https://reurl.cc/ZZeZkW。
羅方妤(2024)。滑手機滑到大腦被腐蝕 「Brain Rot」獲選牛津辭典2024年度代表字。翻轉教育,文章/專題,國際觀點。https://reurl.cc/V0z0bR。
許維寧(2024)。AI 世代青少兒數位調查 短影音為大宗、傾向被動接受網路資訊。翻轉教育,文章/專題,台灣現場。https://reurl.cc/36XK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