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有你們的參與,讓八屆種子順利落幕
我們期許有⼀天,⼈⼈皆可以享有平等教育資源。
教育資源始終存在經濟、社會、城鄉落差,我們希冀可以盡⼒弭平結構性差距,讓資源得以觸及到更多有需要的⼈。
每個⼈不⼀定出身在同樣起跑點,但我們希望可以努⼒陪伴他們到⼀樣的終點。因此,我們開啟了「台⼤升學輔導種子計畫」。
全國高中⽣會於每年的寒暑假參加升學考試,而各高中往往會在⼤考前約兩週開始放假,以利學⽣在此期間溫書衝刺。
然於此期間,學⽣往往需要⾃⾏尋覓讀書場所,可能在學校、圖書館或補習班⾃習,而這些場所往往有不同優缺點。
本計畫旨在解決上述不同地點之缺點,以期讓真正有需要的高中⽣得以於此期間享有如同補習班管理、解題之品質,又無需負擔高昂費⽤,使教育資源不因經濟因素而有落差。
許多臺灣⼤學的學⽣皆對教育擁有相當熱忱,也冀望以一己之⼒改善教育現況。而每位臺灣⼤學的學⽣皆相當熟稔於現有之升學制度,對於各科目之準備⽅式、解題技巧皆熟悉。若能直接在臺灣⼤學提供⾃習教室,由台灣⼤學的學⽣幫忙督促陪伴以及解題,不僅可以讓平時有⼼投入教育服務之同學無庸受到時間及空間限制,提供另⼀較為低成本高效率之選擇,更希冀能由臺灣⼤學自身發起,帶領起此風氣。
本篇主要介紹《誰是台大學生?》多元入學版論文內數據與多元入學形式演變對入學臺大的影響,試圖試探當今教育演變對入學臺大的學生各層面之綜合影響……
近十年來,台灣的青少年自殺死亡率上升三倍,每五個人之中,便有一人為自殺身亡。早在十幾年前,台灣的大學生便有近兩成出現明顯的憂鬱情緒。經過台大學生會調查,發現情緒困擾確實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難以專注、活動力低落、焦慮、不敢跟別人對話」等狀態,進而造成他們在處理「口頭報告」、「小組作業」、「課堂問答」遇到困難。此外,具有情緒困擾的同學,也有超過半數表示,專注、理解力、記憶力、邏輯推理能力降低,會影響考試表現……
身處台灣的我們,也許習於社會對菁英教育的推崇,認為將國家資源提供給最有潛力、發展可能性較大的人才,固然是天經地義的合理政策。然而,升學主義至上的簾幕後,卻有一群難以發聲的孩子,在學習的路程中,默默與身心障礙對抗。他們比誰都更需要師長、學校,甚至是社會的協助,只為在坎坷的求學過程,求得「跟上同儕」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