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10遊行到108課綱—細數教改歷程與反思

撰文/涂維妮

108課綱上路至今兩年多,各級學校逐漸適應諸多改變。回首過去,台灣歷經多次教育改革,這些改變的目的為何?成效如何?問題點有哪些?未來又能夠如何面對呢?在本文將簡單整理歷年的教改內容,以及提供一些筆者觀點,期望台灣教育能在持續了解與探討下改善。

教育改革起點: 410大遊行

1994年4月10日的410大遊行被視為台灣教育改革的起點。當時由台大農化系教授張則周為召集人發起410教改聯盟,帶領各行各業的人民約三萬人,第一次站上街頭高喊教育改革,希望能改善填鴨式與僵化的教育,並補強教育資源。主要訴求有落實小班小校、廣設高中大學、推動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

當時的訴求初衷是以人民為教育主體,重視學生與教師的權益,意欲解決當時師生比過於懸殊,一位教師負責50多位學生,負擔過重與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並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支持學制多元化。

首波教改:教育鬆綁、適性揚才

因應410運動的訴求,當年9月行政院便快速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由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擔任教改召集人。教改會在1996年提出報告書,改革有五大方向:教育鬆綁、適性揚才、暢通升學管道、提升教育品質、建立終身學習。

具體政策與主要如下:

  •  廣設高中、大學:全台高中與大學數量自1994年激增,至今各增加一百餘間。
  •  九年一貫課程:2001年實施,主張以「能力」代替學科知識,將分散的各科改為七大學習領域,並增設彈性與選修課程,鼓勵自編課程。
  •  廢高中/大學聯考,改為基測/學測、指考:由區隔前端學生的刁鑽題目,轉為測驗基本學力,以多數學生的程度所設計的學力測驗。並且增設多元入學管道,學生可透過推薦甄選或保送入學。
/改革後的諸多缺失/
 

雖410運動所要求的項目,此次教改表面上有達成,然而改革步調操之過急,許多配套措施並未事先預備;且教改會規劃空泛,與執行面的教育部權責不清,教育部長又頻繁更替,並受政治因素干擾,因此政策除落實不盡理想外,也未切合410訴求的核心理念,以下是不完善之處:

  • 廣設高中、大學:
    1. 並未考量確切學生人數與生育率變化,且缺乏完善退場機制,導致後來需要併校,或者輔導轉型以解決過多學校
    2. 師資並未跟上學校擴充,大學師生比仍高漲,教育品質難以成長
    3. 造成現今大學學歷貶值,高學歷卻高失業率
    4. 與教改的多元化導向有所牴觸,無助於教育鬆綁,反倒更固化升學思維
  • 九年一貫課程:
    1. 師資培訓並未做好事先配套,教師跟不上新教學內容
    2. 彈性課程常被挪用於考試學科,多元學習淪為口號
    3. 一綱多本造成混亂與無所適從,課程銜接不易,學生書包重量不減反增
  • 廢高中/大學聯考,改為基測/學測、指考:
    1. 考試入學因輿論取消在校成績採計,只採計大考成績,「一試定終身」壓力仍在,與原制度並無太大差別
    2. 多元入學管道被懷疑關說、黑箱,公平性備受質疑,並也衍生對弱勢學生不利、使高三課程學習不完整等爭議

第二波教改: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

到了2011年,前總統馬英九宣布啟動十二年國教。十二年國教的概念在此二十多年前便出現過,目的是延長義務教育年限,提升國民教育素質,人人都必須完成高中教育。

/免試入學與國中會考/

2014年國中教育會考上路,入學管道分為「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免試入學雖名為「免試」,其實並非不用考試,而是學校名額大於報名人數時,可以不看大考成績全額錄取;並且當地居民能優先免試,提前錄取以鼓勵就近入學,減緩硬擠明星高中的現象。至於報名人數較多時,則需參酌教育會考、多元學習表現(藝能科成績與志工學習時數),以及志願序積分(最後錄取的志願前後),進行超額比序。詳細項目如下圖所示:

其中會考與過往聯考、基測的差別有:

  • 等第制,不細分得分與名次:
    聯考與基測使用百分制,總分各為700分與412分,並採「常模參照」模式,學生與當屆考生彼此比較分數高下,透過分數高低衡量自身位置。會考則不同,只分成精熟、基礎、待加強三個等第,並採「標準參照」模式,考生答對一定題數即達到該等第,不細分得分與名次。
  • 頂級分更容易,考題難易適中:
    會考難易適中、基測中間偏易、聯考難度較高。會考雖比基測困難,但每年平均有10~12%的考生達到全科精熟,至於基測則只有數十位滿分,聯考則幾乎沒有。會考與基測都是標準化出題,由題庫選取考題,因此每年能控制在一定難度。
  • 目的是檢測整體學力:
    早期聯考為了篩選菁英,考題難度高,造成學生的升學壓力極大。到基測強調「基本學力」,會考則近一步改為「學力監控」,比起與同儕的比較競爭,更偏向對於自身實力的整體檢測。

以上會考所做出的改變,的確對以往的極端升學主義有所區隔,與過往的考試標準相比減壓許多。然而學生的升學壓力仍在,等第制也造成爭議,例如只是多錯一題卻掉一個等級,以及北北基考區因競爭激烈,變形為更細分等級的積分制,這些都引起認為改回基測更加公正的反對聲浪。另外,明星高中在免試入學後仍然被擠破頭,以及許多家長為了避開複雜的志願制度而選擇直升管道,將小孩送往私立國中,更助長了私校風氣,升學主義還是根深蒂固,根本問題仍尚未解決。

108課綱:強調素養、學習歷程

108課綱即是十二年國教課綱,歷經了十年,經過藍綠執政,斥資了450億,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教改內容。這次改革打破過去由教育部主導的慣例,改由國教院(2011年成立,專門研究國家整體教育)策畫,並創下學生代表參與審議的創舉。108課綱主要目的是統合從小學到高中教育,跟上時代的趨勢,讓學生除了考試外,更習得面對未來的能力,能夠實際應用技能與探索自我。

108課綱以「素養」為主軸,分成「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素養」代表「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應該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強調學識與日常生活情境的連結,並非死記硬背,而是累積活用。素養目前所造成的最顯著改變是考試題目變長,增加加入應用情境的描述,例如以往單純的四則運算,現在題目改為「去便利商店買東西時,兩件八折或第二件半價,哪一個比較划算?」這類情境題,來促進學生實際應用所學,並強調跨領域的綜合解決問題能力。考題本身應用的知識並沒有變難,而是透過題幹包裝而顯得複雜。

十二年國教與九年一貫課綱比較如下,主要的不同有從能力轉為素養導向、增加科技領域、彈性課程規範等等:

至於對於各級學校,108課綱的主要影響如下:

  • 國小:母語課新增七種東南亞新住民語、取消電腦課改為融入各科
  • 國中:增加科技學習領域、強調跨域整合、數學課可使用計算機
  • 高中:選修課占比達1/3、學習歷程檔案納入升大學審核、增加校定特色課程、數學課可使用計算機
/學習歷程檔案/
 

其中「學習歷程檔案」是改革的重頭戲,為升大學除大考成績外的重要備審項目,內容包含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課內成果)、多元表現(課外成果),每學期上傳至網路系統。目的是呈現學生在考試外的個人學習軌跡,幫助學生的生涯探索,並提升備審資料的真確性。

以往的備審制度與學習歷程檔案的差別在於:

  • 每學期逐步登錄:以往在高三下的學測第二階段申請,改為每學期都需上傳
  • 統一內容項目:以往由各科系自訂,改為統一上傳項目與格式
  • 限制項目數量:以往沒有限制,改為有限制內容數目

這樣的改變能減輕以往高三才倉促準備的壓力,並更真實與公平的呈現長期學習成果。且學習歷程檔案強調點滴累積與「反思」,相比傳統考試入學已做出相當改善。

/課綱上路亂象/
 

然而在實際政策執行上,108課綱看似理想,花費數百億預算與十年時間,上路時卻還是出現時程倉促的弊病,免試入學也沒真正達成「免試」,與預設目標相比仍有落差。並且實施後造成不少亂象:

  • 選修課與彈性課程挪用於補課:
    許多高中挪用多元課程拿來補強學科,計畫內容有名無實,其中不乏明星高中帶頭違規。國中則是彈性課程缺乏用心準備,只用課本內容就草草帶過,或同樣遭學科教師拿來加課,去年未遵守規範的學校平均竟有約59%,私立國中更高達約74%。
  • 學習歷程檔案制度尚未完善:
    學生們反映有許多學習歷程規範,是很後來才陸續頒布,例如格式變動與新增的內容要求,使得學生感到無所適從;此外還有諸多系統問題與填鴨式的學習單,仍有許多改善空間。再者申請入學仍先篩選大考分數,以及高三仍要另外準備另一份備審,也讓學生感到學習壓力並未減輕,顧好課業已很吃力,還得分心製作學習歷程。
  • 家長恐慌使補教業圖利:
    「素養」與「學習歷程檔案」等陌生名詞造成家長恐慌,有補習班因此推出昂貴的輔導班,保證替學生打造出最適合的學習歷程。原本訴求個人成長的學習歷程,在補習班的標準化公式下淪為軍備競賽。此外在素養方面,甚至因此出現替國小生補強經典閱讀的補習班,「素養」的無所不包與模糊定義,也使家長提前為孩子焦慮。
  • 師資準備不足:
    選修課的增設使得教師必須額外備課,許多教師因此嚴重超鐘點,課程重荷與大幅改變使得教師備感壓力;並且政策制定者與教師間的溝通傳達也不夠充分,導致老師不知道如何帶領教學,教學現場仍有許多難處。
  • 城鄉差距:
    建中、北一女等5所明星高中與8所頂尖大學宣布聯盟,與大學師資合作開課,然而偏鄉學校卻連找老師都很困難,資源與明星高中專業的學術教育相差甚遠;且偏鄉小孩普遍識字能力低,面對素養題本來就吃虧,城鄉差距又更加擴大。

反思總結與筆者觀點

回顧漫長的教改歷程,每次改革都面臨許多反彈,以及事後顯現許多缺失。然而綜觀全局,台灣教育在這幾年難道沒有進步嗎?還是其中有什麼一直無法解決的癥結?該如何能變得更好?怎樣才算是理想的教育呢?筆者在此綜合上述資料,嘗試提出個人大方向的觀點與建議,希望能拋磚引玉,促進更多思考與討論:

  • 台灣教育這些年確實有顯著進步

從聯考時代到現在的十二年國教,升學制度確實有所減壓,大考不再分分計較,考題難度也大幅降低。學習歷程檔案也是一大創舉,首次越過表面的考試成績,將學生實質的學習過程納入升學考量。另外強調素養其實是近年各國的流行,顯示這波改革有特別意識到國際教育的趨勢。政府的政策執行自首波教改以來,的確有所進步,108課綱的籌畫較以往審慎許多,國教院的設立,與開放與學生對話,都有助於國教的長期精進。儘管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值得詬病,例如免試入學的治標不治本,以及學習歷程檔案造成學生額外壓力,但上述努力確實是我們在批評缺點之餘,有目共睹的創新進步。

  • 應考量國情適度調整,而非完全套用外國制度

筆者在查詢資料時,看到2003年監察院報告中,指出當時的政策如小班小校、民編教科書等,皆是援引自美國教育制度,但報告書中檢討了美國對這些制度仍有爭論,地域文化也與台灣不盡相同,其實不適合直接套用;近年的學習歷程檔案也是參考韓國的「學生綜合紀錄簿」,但韓國的該制度並未減輕升學壓力,軍備競賽與崇尚名校之現象仍十分嚴重。取法其他國家的制度時,我國應先仔細衡量自身與他國的文化與教育現況,而非盲目效仿,例如學習歷程檔案方面,考量到韓國與台灣同樣盛行升學主義,台灣應特別研究韓國的弊端並去改善,否則容易步上韓國後塵。

  • 事前配套不夠完善,應加強師資培訓與政策宣導

在兩次教改中,筆者發現有個共同問題是事先的缺乏配套,尤其是師資人力不足以及缺乏培訓,導致跟不上改革腳步。例如最初廣設學校後的教師質量匱乏,以及108課綱的教師不知如何教學,皆反映出教師方面缺乏預先準備。另外,雖十二年國教有設置網站介紹制度,但許多介紹仍偏概念性而不夠具體,筆者在蒐集資料時,還是得倚靠許多民間報導的解釋,才能拼湊出制度的實際意涵,如何謂「素養」、何謂「免試入學」等。這樣在政府資訊不夠清晰與流通下,自然容易引起家長與學生的迷惘焦慮。筆者建議政府對於教師、家長、學生三方提前進行更詳細的宣導,並與教師進行充分溝通與培訓支援,以減少教改帶來的混亂與恐慌。畢竟108課綱耗費十年籌畫,上路時理當更加從容與完備。

  • 最大癥結點其實是根深蒂固的升學主義

從兩次教改中,能看出政府努力推動彈性與選修課程,並發展考試以外的入學參酌項目,以及推動就近入學試圖緩解明星高中現象。然而彈性與選修課卻被多數學校挪為學科加課,而大考成績仍是大家最在乎的入學標準,每年大家仍擠破頭想進明星學校。從首次教改至今,這些現象一直都存在,推究背後的原因,實在是多數人的價值觀仍是要考好學校,才能拿到高學歷,成為所謂成功的人。這樣的觀念一旦繼續普遍,升學主義便主宰整個教育體制,即便大改表面制度,礙於家長與教師的固有觀念,仍只是換湯不換藥,以進步開明的口號來包裝課業高壓的本質。這樣的慣習需要長時間來改變,且有其他社會文化因素,並非光靠教改就能根除問題。身為有意識想改變的人民,我們也許目前不能改善現狀,但至少我們可以持續關注教育議題,並從自身做起,對於不同生涯道路抱持開放與欣賞的態度。

漫談完教改歷程與反思,在本文的最後,祝福台灣的教育會越來越好,適性揚才的理想能有朝一日實現,學生不再受升學壓力所束縛。另外108課綱仍在實行初期,也期盼熬過陣痛期,一切能更貼近理想並順利運作。(筆者現在是位學生,而非教育專業人士,若有錯誤敬請斧正,並歡迎一同討論)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分享出去

分享至Facebook
臺大升學輔導種子計畫

臺大升學輔導種子計畫

我們期許有⼀天,⼈⼈皆可以享有平等教育資源。

教育資源始終存在經濟、社會、城鄉落差,我們希冀可以盡⼒弭平結構性差距,讓資源得以觸及到更多有需要的⼈。

每個⼈不⼀定出⾝在同樣起跑點,但我們希望可以努⼒陪伴他們到⼀樣的終點。因此,我們開啟了「臺⼤升學輔導種⼦計畫」。

Scroll to Top